凝心聚力创三甲,众志成城踏征程
2018-03-03
凝心聚力创三甲,众志成城踏征程 ——深圳眼科医院第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2018年3月3日上午8:00医院第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在四楼多功能厅召开,此次大会共有64位正式代表,21位特邀代表参加,会前收到有效提案9份。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工会刘婴副主席主持会议,刘旭阳副院长致开幕辞,会议首先由汪建涛院长作2017年医院工作总结和2018年医院工作计划;赵军主席作2017年医院工会报告、2018年医院工会工作计划、2017年医院工会经费使用情况、2018年医院工会经费预算;翁影军科长作2017年医院财务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医院审计报告、2018年医院财务收支计划,最后由人事科柯山科长提出关于发放2017年度退休职工年终补贴的议题等。 汪建涛院长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7年以来医院的重点工作。2017年,医院全体员工付出了辛劳,也收获了希望,更增加了几分精彩!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医院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载体,以创“三甲”以及现代化智慧高水平医院为努力目标,以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的生命线,大力弘扬团结、正气、干事、奉献的精神,通过深化管理,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各项业务数据稳步上升,就诊条件明显改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医护质量不断提高;医院完成了学科整合,将加强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信息工程投入增加,提升信息化水平,方便市民就医。报告在展望2018年工作时指出, 今年,是医院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医院将面对错综复杂的医疗竞争环境、“三甲”评审工作、5级电子病历以及医院II期工程建设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和极其重要任务。目前,我们面临医疗改革、人事改革、绩效改革、“三甲”专科医院创建、5级电子病历以及医院II期工程建设等难题,是考验医院领导、中层干部以及员工的智慧和抗击压力的一年,希望我们职工代表能在这场改革和蜕变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为完成2018年工作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分组讨论期间,代表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在充满了和谐、促进、进取、团结的浓厚气氛中结束。 代表们用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2017年医院工作总结和2018年医院工作计划、2017年医院工会报告、2018年医院工会工作计划、2017年医院工会经费使用情况、2018年医院工会经费预算、2017年医院财务工作情况汇报、2017年医院审计报告、2018年医院财务收支计划等九项内容。完成了民主评议、院务公开、满意度问卷调伟德国际1946及职工满意度调伟德国际1946。会议还投票通过了发放2017年退休人员年终补贴每人10000元等事项。 最后秦波副院长致闭幕词,深圳市眼科医院第六届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在嘹亮的《国际歌》歌声中闭幕。本届大会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喜讯!深圳市眼科医院正式开设干眼病专科门诊
2018-02-24
深圳是一座高节奏高压力快频率的现代化城市,白领人群比例最高,眼睛永远对着电脑屏幕、手机、文件,这种现代生活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普及导致深圳人干眼病的发病呈现日益增高且年轻化趋势。 您眼睛有出现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睁眼困难的情况么,如果有上述症状,很可能是患有干眼症了,目前该病患者占眼科门诊量的30%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干眼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可以困扰患者日常工作与学习,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失明,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2018年2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正式开设干眼病专科门诊,会为每个干眼病患者建立个体化档案,将成为一个庞大的干眼症患者可以信任、依托和赖以康复的平台。 专科门诊由深圳市眼科医院角膜与眼表疾病科科主任郭萍博士牵头,于莉博士、聂丹瑶博士、黎明副主任、林宝涛副主任医师、谢洪彬主治医生、周小萍主管护师以及多名护理与技师共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干眼病诊疗团队。 干眼团队医生均为研究生毕业,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3名,在干眼病领域的科研工作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研经费近百万。临床上引进了德国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欧卡斯眼表干涉仪、莫廷眼前节OCT、德国Heidelberg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科医人优选脉冲激光睑板腺治疗仪(OPT)等国内外领先的诊疗设备用于干眼病的诊治;也自主建立了一套全面、规范化的干眼病诊断治疗体系,处国内领先水平。 其中眼表寄生虫检伟德国际1946、泪膜脂质层厚度分析、眨眼分析、睑板腺量化分析等为我院优势专科检伟德国际1946项目;中西医结合中药热庵包湿蒸法、阿奇霉素药物离子熏蒸、特色睑板腺按摩、睑缘除螨治疗以及选择性OPT治疗等为干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将显著促进了干眼病门诊的发展。 干眼病专科门诊预约方式及门诊时间 微信公众号“眼科医院移动患者服务”中预约挂号选择五官科-干眼症门诊 微信公众号“就医宝挂号问诊平台”中深圳市眼科医院选择其他科室-干眼症门诊 强大的科研保障,专业的人才梯队,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规范的诊疗技术,是我们干眼病门诊持续健康发展的澎湃动力。愿我们干眼病门诊团队与您携手共同提高干眼病诊疗效果,还您一个清晰舒爽的视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院长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讲座
2018-02-24
2018年2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院长在我院5楼会议室进行学术交流讲座,我院汪建涛院长及院领导班子成员,临床各个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副高以上人员)和各个科室医生、行政班组长以上人员等人参加了交流讲座。讲课内容有针对团队建设方面的“加强学科建设的思考”,也有给中层管理者启发的“管理流程优化是医院高质量高效率服务保障”,最后,针对低年资医师的发展前景,还浅析了“眼科医生的规划”。
开工啦!院领导到各病区慰问交流
2018-02-22
今天是眼科医院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汪建涛院长携院领导班子及行政科主任来到临床一线,到各楼层拜年并现场调研,各病区及科室主任、护长均对本病区及科室的发展及运营提出建议意见,很多问题在院领导的重视下当日即开始整改落实。
深圳市卫生计生“三名”工程王宁利教授团队核心成员段宣初教授、主任医师来我院开展青光眼...
2017-07-26
专家简介:段宣初教授现为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湘雅二医院眼科副主任,青光眼专科主任;第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协作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学会第12届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及青光眼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青光眼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曾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及青光眼学组委员(已连续三届)、现为防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及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及中南大学“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现为《中华眼科杂志》及《中国医师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国际眼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员。
专家特长:从医三十余年,擅长各种青光眼、白内障及疑难眼病诊治。
出诊时间:2017年7月27日上午8:30-12:00,下午14:00-16:30
2017年7月28日上午8:30-12:00,下午14:00-16:30
出诊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泽田路18号,深圳市眼科医院门诊三楼。
深圳市眼科医院
2017年7月25日
王宁利教授团队莅临我院开展工作
2017-06-27
借助“三名工程”平台王宁利教授团队莅临深圳市眼科医院开展工作——我院引进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开展青光眼治疗 深圳市眼科医院“三名工程”引进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眼科团队核心成员王怀洲主任,将于2017年7月1日前后来我院进行专家门诊工作及临床手术,为深圳的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王怀洲主任为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药学信息化分会委员。 从事青光眼以及视神经损伤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余年。在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协同王宁利教授一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式。 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眼科相关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眼科学著作13部。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首都临床特色研究项目1项(微导管引导下的360°小梁切开术和传统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随机对照研究),北京市科委创新品种临床前研究1项。荣获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第2完成人),北京医学科技一等奖1次(第2完成人),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次(第4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第4、第3完成人)。 王怀洲主任将对拟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检伟德国际1946病人并回答病人疑问。此次开展的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手术技术,大量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安全的降眼压作用。房水流出通路重建术改善了房水的生理流出通道,从根本上疏通了房水本来的排出通路,术后眼压的控制不依赖人为做出的外在滤过通道,这样就减少了由于滤过泡而带来的薄壁、渗漏、感染、瘢痕化以及术后常见的干眼症、异物感等诸多的并发症,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目前国内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团队在此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市眼科医院打造眼科行业的“深圳质量”
2017-03-10
深圳市眼科医院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医院的跨越式发展为重点,通过“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带动医院学科梯队建设和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和临床诊疗水平,打造眼科行业的“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使专业化的眼病防治工作和诊疗技术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眼科专科服务需求。
深圳市眼科医院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医院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学科建设的整合、创新与发展,制定并实施了《深圳市眼科医院专科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方案》,根据全院专科人才情况,建立更为合理的专科人才梯队,为挖掘、开发、培养医院具有发展潜力及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不断增强医院医疗综合实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专科人才保障。
市眼科医院是广东省眼科临床重点专科,设立了19个专科专业方向,分别设定了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等3个人才梯队,并为每个梯队人才制定了不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进行考核评定。
围绕创建国家级眼科临床重点专科的目标,医院设立了专业组临床首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制度,实行责任组负责制度,执行临床和科研双层标准达标评估,建立完备的临床和科研专科人才梯队。
今年4月24日,医院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进行了医院第三批首席专家聘任仪式,共20名15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经过任期考核和选拔,被聘任为眼科医院第三批首席专家。深圳市眼科医院首席专家制度从2003年实行以来,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带动了眼科亚专科领域的发展,使医院多个专科和专家成为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名科和名医。
目前,该院有6名首席专家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各专业学组担任了副组长和委员职务,分别是:
刘旭阳任青光眼学组副组长、黄丽娜任青光眼学组委员、成洪波任眼电生理学组委员、秦波任眼外伤学组委员、严宗辉任视光学组(近视眼激光)委员、赖铭莹任防盲学组委员。医院的青光眼专业在全国已处于前五名的地位。
从2013年起,医院每年拿出200万元,用于实施首席专家及中青年骨干国外培训计划、医务人员在职学历提升计划。医院每年选拔医务人员出国培训3个月到半年,近两年已派出12人分别前往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哈佛大学医学院小儿眼科、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眼底外科等科研单位学习深造;鼓励40岁以下的医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目前已有5人在读;支持医技,护理人员学位提升,完成从中专到大专到本科的培养过程,目前已有50%的护理人员获得本科学历,部分骨干攻读硕士学位。
借力“外脑”
提升医院整体学科建设
市眼科医院高度重视“三名工程”的开展,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医院积极与国内外眼科学领域的领先团队进行合作接洽,柔性引入“外脑”,并希望通过借力“外脑”,在“十三五”力争医院整体学科建设进入全国前20名的行列。
目前该院已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部11个专业学组的组长、副组长和3个国外眼科学及生物细胞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团队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已聘请王宁利教授(青光眼专业首席顾问)、姚克教授(白内障专业首席顾问)、褚仁远教授(青少年视力保健首席顾问)、范先群教授(眼整形眼眶病专业首席顾问)、颜华教授(眼外伤专业首席顾问)、许迅教授(眼底病专业首席顾问)、史伟云教授(角膜病及眼表疾病专业首席顾问)、赵堪兴教授(小儿眼科专业首席顾问)、马志中教授(眼外伤专业首席顾问)、葛坚教授(青光眼专业首席顾问)、王志军教授(眼外伤专业首席顾问)、陈伟蓉教授(白内障专业首席顾问)等11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各专业学组组长、副组长为医院战略发展顾问或专业组首席顾问,并将不定期来医院开展临床指导和教学工作。
据悉,下一步医院还计划引进眼科学、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专业的国家级团队,并已着手开展了“眼科药物研发团队”的前期引进工作,力争在现有合作团队折基础上再开展10个合作团队的项目合作及横岗眼镜研发、制造急需人才。
院内联合
组建临床诊疗中心
为了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医院加强院内学科横向整合,组建临床诊疗中心,整合相关专科诊疗技术,发挥学科团队力量,在学术研究、重点学科建设和临床诊疗水平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今年3月医院组建了6个临床诊疗中心,分别是青光眼、神经眼科诊治中心、屈光手术中心、小儿眼病诊治中心、眼底病诊治中心、眼外伤诊治中心、整合医学中心。每个中心由学科带头人、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组织专业组,在临床集中诊疗、学术研究、科研、教学、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目前医院在门诊区域已划定了专门的屈光诊疗中心和白内障诊疗中心,在病人集中诊治、辅助科室协同配合等方面体现了诊疗中心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了患者。
在今年市医管中心公布的市属公立医院首批医学领先学科中,医院的青光眼、眼底病、眼外伤专科榜上有名,下一步医院将不断推进临床诊疗中心建设,努力将小儿眼科和屈光科也建设为眼科领先学科。
校院共建
建设深大眼视光学院
市眼科医院与深圳大学医学部共同建立了深圳大学眼视光学院临床培训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依托本地高校的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资源,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加强医院和高校和合作,重点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此项合作,有利于深圳大学医学部开拓临床教学基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对医院来说,利用深圳大学高端教学科研平台共建临床教学基地和科研基地,是眼科医院发展和完善医院功能的需要,有利于眼科医院提高医院品牌信誉和知名度,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据悉,市眼科医院还拟将与深大医学院合作,建立眼科研究所;并正积极与温州医科大学和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协商,拟筹建深圳市眼视光学院(特色学院),为我市培养眼视光人才。
大鹏新区学校眼科义诊活动
2017-03-09
日前,大鹏新区公共事业局联合我院到辖区学校开展了眼科义诊活动。在首席专家韩冰主任的带领下,13名眼科医务人员赴葵涌中学、华侨中学和南澳中学为2060多名学生进行免费眼科检伟德国际1946。活动现场,学生有序地排队前来参与。医护人员认真仔细地为每位同学测视力、验光、斜弱视筛伟德国际1946、眼外肌及眼表疾病筛伟德国际1946、用眼卫生及进一步诊治的指导,并向学生派发相关宣传资料,传播健康知识。通过收集、统计、分析辖区中小学生的眼部健康资料,为制定近视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青少年近视防治基地”是大鹏新区与市眼科医院的合作项目之一。通过此次学校义诊,我们更及时了解和发现青少年早期视力病症或疾病隐患,提示患者早预防早治疗。同时,为每位近视学生建立眼健康档案及个体化治理方案,使大鹏新区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降低。
我院将继续到开展大鹏新区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视力筛伟德国际1946、近视防治讲座和眼科疾病防治宣传等工作。大鹏新区针对该项目,也在其辖区医院建立了眼科名医工作室,我院眼科专家每周到大鹏坐诊,为其辖区老百姓提供眼科特色诊疗服务。
深圳市眼科医院
2015年11月17日
图一: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韩冰,在为学生进行视力检伟德国际1946
图二:验光技术人员在为学生验光检伟德国际1946
图三:专业的医疗检伟德国际1946团队
图四:整齐有序的学生队伍
深圳市眼科医院青年学科骨干赴蕉岭县人民医院开展技术帮扶和“爱心复明”
2016-07-13
深圳市眼科医院青年学科骨干赴蕉岭县人民医院开展技术帮扶和“爱心复明”慈善行动为加强我院和蕉岭县人民医院在眼病诊疗和技术帮扶方面的合作,培养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基层服务能力。2016年7月6日至8日,医院派出了以青年学科骨干为主的医疗队,赴蕉岭县人民医院开展技术帮扶和“爱心复明”慈善行动(附图1:医疗队合影)。
为减轻蕉岭县及周边地区白内障患者的就医负担,此次活动得到了“红十字扶贫开发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为就诊患者提供了免费的人工晶体和手术耗材。
经过蕉岭县人民医院的前期筛伟德国际1946,此次“爱心复明”慈善行动,双方医务人员共为46例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惠益群众。医疗队在手术复伟德国际1946后还举行了现场义诊,开展了教学讲座、学科建设研讨等交流活动。
(附图2、图3:带教手术;图4:义诊现场)
自2015年5月,我院与深圳大学医学部和蕉岭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眼科专科人才培养和技术帮扶活动以来,已举行光明行活动4次,成功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近300例,培养眼科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2名。
据悉,蕉岭县人民医院已把该院眼科作为重点发展学科列入规划建设项目,通过与我院加强技术交流和指导,培训专科人才等措施提高眼科技术实力 。该院眼科中心已进入招标建设阶段,预计明年将投入使用。届时双方的合作交流将进入新的阶段。
(对外合作部柯山供稿)
高度近视ICL专科
2016-03-18
Visian ICL简称ICL,英文全称为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是目前安全、高端的近视矫正方案,临床结果表明,ICL是目前治疗高度近视的最佳方法。与准分子激光手术不同, ICL不切削角膜,通过微创手术将ICL晶体植入眼内,手术时间短,无需改变眼睛本身的结构,对角膜无损伤,矫正之后视力更清晰,具有准分子激光无法比拟的优越效果,是近视矫治技术的新趋势。 ICL晶体是精工定制的高科技产品,手术前需要通过详尽的检伟德国际1946与准备。我院拥有最新一代的角膜地形图,先进的UBM检伟德国际1946仪,以及OCT眼科检伟德国际1946仪等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检伟德国际1946设备,对每位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详尽准确的检伟德国际1946,确保手术安全和最佳的视力恢复。 2008年以来,我院率先应用后房型ICL植入术正式取代前房型晶体治疗近视、散光,2014年又首先采用无需虹膜打孔的最新一代V4c型ICL,真正做到安全微创的高度近视手术,取得近100%的成功率。 自2004年开始至今已经完成了高度近视屈光手术,ICL植入手术等数万例。 ICL手术专家简介 刘欣华: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白内障及高度近视ICL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眼科博士毕业。长期从事白内障及近视的临床与科研研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承担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文章数十篇,著书多部。擅长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ICL植入术、高度近视屈光手术及各种疑难白内障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白内障、特别是复杂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有较高造诣,目前完成白内障及高度近视手术数万台。